Quantcast
Channel: 汽車、機車、試駕、車展|MSN 汽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1496

2015 M-Benz賓士智慧駕馭體驗營:突破性的安全技術,越野與競速兼併的性能體驗!

$
0
0
isCar! (11/13日)我們因受邀參加2015 Mercedes-Benz賓士智慧駕馭體驗營,而來到屏東大鵬灣賽道。此屆的智慧駕馭體驗營有三項重點,第一:認識並親身感受M-Benz最新穎的智慧駕駛輔助系統 Intelligent Drive;第二:認知SUV「四驅」的安全性及實用性,並體驗M-Benz休旅家族的安全配備;第三:在賽道試駕AMG家族生力軍C 450 AMG 4MATIC以及眾多M-Benz車款。 在活動最初,M-Benz為我們介紹德國原廠專業教練團的總教練Matthias Kleinmichel,以及三位原廠資深教練Michael Weykopf、Bastian Wolf和Ingo Weykopf。 在認識此次活動的指導者後,我們先對一整天的活動有個初步的概念,並由於參與人數眾多而接著進行分組。我們綠組的指導教練為Ingo Weykopf,除了指導教練之外還有一名M-Benz配置的專業翻譯師。 一整天的活動順序及如下: 智慧駕駛輔助系統 Intelligent Drive PRE-SAFE® Brake煞車系統 Distronic Plus定速測距 Steering Assist自動轉向輔助系統 四驅SUV越野關卡 爬行低摩擦路面(圓木橋) 爬行高低落差路面(側傾牆) 單輪抓地力測試 四驅SUV繞錐穩定性測試 賽道體驗 連續彎道過彎指導 全程賽道帶跑 Taxi-Drive教練秀跑 在活動的一開始,教練Ingo先為我們示範正確的駕駛坐姿,主要的坐姿重點有座椅椅背需盡量直立,不可以坐得太舒適或是上半身離方向盤太晚,以免意外發生-需要緊急煞車或轉向時,背部無法貼住椅背,幫助腿部施力,手臂的長度也不夠;椅背的角度調整完畢後,接下來要確定腿部煞車的活動空間足夠,手臂至於方向盤盤頂也應維持一定的手肘曲角,確保轉向順暢。 ▼ 教練示範正確駕駛坐姿 在認識了正確的坐姿後,我們隨即進入第一個活動「智慧駕駛輔助系統 Intelligent Drive」。在眾多豪華品牌及進口品牌中,M-Benz在主/被動式安全配備這一塊的表現一直以來都特別出眾,每台車在煞車油門、方向盤轉向、輪胎懸吊等處,都是以「無微不至的安全保護及頂級的車艙舒適感做為設計重點」,讓駕駛者/乘用人可以在安心通勤/旅途之餘,享受一流的舒適車艙。 PRE-SAFE® Brake煞車系統 類似於M-Benz的PRE-SAFE® Brake很多車廠都有,國際間也有對這一類預防碰撞系統的專業集評測試,但並不是每家車廠皆有將此技術導入台灣,而且台灣民眾也不曾親眼見識過這類預防碰撞系統在面前做動(平時還是不要自己測試才好),親身體驗、認識、學習,正是賓士智慧駕馭體驗營的發起意義。 PRE-SAFE® Brake煞車系統為智慧駕駛輔助系統 Intelligent Drive的一部分,在車頭處搭載有短中長三距雷達,偵測車前的金屬物,而在前檔玻璃上緣處的兩具立體攝影機,則負責偵測活體的動物及人類。 當車速在50km/h以下,車輛就快撞向前車、障礙物或是行人時,PRE-SAFE® Brake煞車系統會在預設撞擊前的1.6秒發出BB聲警告駕駛,如果駕駛沒有反應,車輛會於1.6及0.6秒間減緩車速,並在0.6秒前完全將車輛煞止。 體驗過程簡易明瞭,且帶著些許的刺激感。當小編坐入副駕後,教練隨即啟動Distronic Plus定速測距系統(時速超過30km/h即可啟動),並40km/h的速度筆直往預設的金屬障礙物前進。當就會接近倒三角形的金屬障礙物時,BB聲、煞車反彈在讓人措手不及的短暫時間內接續快速發生。 ▲ Distronic Plus定速測距系統 – 控制桿 ▼ PRE-SAFE® Brake煞車系統 - 教練車內說明 ▼ PRE-SAFE® Brake煞車系統 - 車外煞停影像 PRE-SAFE® Brake煞車系統的功用很實際也很好上手,因為在你分神、講電話、吃東西-就快撞到某物或某生物的時候,即使你不做任何事,不踩油門、踩煞車、碰方向盤,車輛都會自己靜止,而且你也不用擔心這套系統隨時隨地自己做動,因為它只有在撞擊發生前的0.6秒才會完全煞停,車輛時速40km/h的0.6秒換算成距離約1.5-1公尺內。 那在時速超過50km/h甚至70km/h以上,系統就完全無法救命了嗎?其實還是可以的,當車速超過50km/h以上時,Pre-Safe®煞車系統雖無法在0.6秒內完全煞停,但同樣會發揮煞緩、煞停的功用,只是花費的時間更長,風險也同時更高,基本上這套系統主要還是目的在輔助駕駛者,盡可能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最終控制權還是會在駕駛身上 。 Distronic Plus定速測距系統 + Steering Assist自動轉向輔助系統 PRE-SAFE® Brake煞車系統之後,下一項體驗活動是定速測距+自動轉向輔助系統。Steering Assist自動轉向輔助系統是小編整天體驗下來,最讓我驚喜且印象深刻的活動,因為它讓我「實際」擁有「近乎自動駕駛」的乘坐感受。 如前所述,當車速超過30km/h之後,只要你拉一下方向盤後方左側的搖桿,車輛就可以開始進行可控制時速、保持一定車距的航行模式。由於我們是在賽道的直線區段測試,所以車輛無法感應出一般車道才有的車道線,否則Distronic Plus定速測距會感應車道線,依駕駛所設定的速度(最高到200km/h)一直行駛在自己的車道上,並且維持基本約2秒以上的安全車距(如果時速100km/h,約50m,與前車間距仍自行可調整)。 ▲ 先開啟定速測距系統 ▲ 再啟動Steering Assist自動轉向輔助系統 ▲ 儀錶板上就會顯示數位時速及綠色小方向盤 然而在沒有車道線的賽道上,我們正好可以測試出Distronic Plus定速測距系統額外配屬的Steering Assist自動轉向輔助系統。這套系統只有在定速測距系統啟動後方可執行。在這套系統啟動後,就算路上沒有車道線,駕駛的手也不在方向盤上,車輛也會隨著前車移動的方向跟著轉向,輕微扯動方向盤,「進入自動駕駛的模式」,不過這個模式只能維持15秒鐘,因為該系統一旦發覺駕駛的手不在方向盤上後,就會警告駕駛將手放會方向盤,並且在15秒後將轉向權交還給駕駛。 ▼ Distronic Plus定速測距及Steering Assist自動轉向輔助系統 Distronic Plus定速測距系統及Steering Assist自動轉向輔助系統現下都已成為國內M-Benz S-Class的選用配備,所以這種類自航的行駛模駛已經可以在台灣實現了;此外,經小編上網爬文一番後發現,由於Steering Assist自動轉向輔助系統會在「手離方向盤的15秒後將駕駛權歸還給駕駛」,國外更有膽大的駕駛「每隔一陣子就用手點一下方向盤,或是將手輕靠在方向盤下緣」,藉此達到全自動駕駛的行駛模駛,但這種取巧的方式,懇請各位網 友千萬別輕易嘗試啊。 四驅SUV越野關卡 四驅越野關卡算是比較常見的體驗類型,不過對於沒有嘗試過的小蝙我來說,也是一種初體驗。首先第一關就是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將體型龐大,視野高聳的四驅SUV開上以圓木搭成的低摩擦路面。 這項關卡看似沒什麼特別之處,但一般的前驅/後驅可是有可能爬不上去呢。仔細想想就知道,在平常我們根本不太可能將車子開到如此崎嶇不平的路面上,甚至向上爬到一個駕駛看不見坡面的高度。只靠兩輪驅動的車子,一旦在這座圓木橋爬升坡、橋中點、緩降坡的任何一點發生抓地力不足的情況,那車子就很可能後滑、卡點或是前滑。這種情況發生在體驗場地不打緊,但如果發生在實際路面,那又將有其它諸如行人、暗溝、其它來車等可變因素,相當危險。 ▼ 四驅SUV爬行圓木橋 第二個關卡是爬行高低落差地面(側傾牆)。這個關卡比爬行低摩擦路面的圓木橋更能讓人體驗出在特定情況下四驅的必要性。 當車輛的左前輪從側傾牆的左側進入後,很快地就會發生左後輪沒有著地的問題,而且車輛的重心又都落在右側兩輪身上,這時就只能依賴右側兩輪的驅動力來移動車子。在側傾牆中間段的時候,雖然車輛重心持續落於右側兩輪,但安穩著地的四顆輪子依舊可以為車輛提供驅動力。而在車輛駛過側傾牆中間段,準備從右側的緩斜面離開時,車輛又會再次面臨到左前輪騰空,沒有抓地力,單靠右側兩輪驅動的狀況。 ▼ 四驅SUV爬行側傾牆 第三關的單輪抓地力測試是最根本也最直接可以看出四驅車特性的關卡。當車輛的三顆輪子都落在滑輪上時,只有依靠著地的那顆單輪才有辦法將整台車驅動。雖然現實世界我們不會遇上滑輪,但諸如此類的弱抓地力情況可以是草地、泥濘地或是沙地。 而上述兩個關卡,皆會出現部分車輪失去抓地力的狀況,傳統越野車必須藉由鎖定差速器、將驅動力轉至抓地輪來脫困,而M-Benz旗下SUV,除了G-Class外,多數SUV車款皆以配置4MATIC 四輪驅動系統搭配 防鎖定煞車系統 (ABS)、ESP® 和 4ETS 電子循跡系統。在遇到部分車輪失去抓地力下,利用快速、自動的煞車脈衝下,系統達到的效果幾乎與 3 只差速鎖定器相同,也就是說以煞車方式讓打滑輪鎖定,將驅動力自動轉移至抓地輪後,即可脫困。 ▼ 四驅SUV –單輪抓地力測試 或許大家對上述的關卡比較無感,覺得車輛的抓地力問題沒有這麼嚴重,那大家可以看一下車艙側拍的影片,藉此知道就算從車外看起來很平穩,車內駕駛的視野可是大受影響,重心的嚴重傾斜也會讓沒有繫緊安全帶的乘客很難坐穩在椅子上。 ▼ 四驅SUV越野關卡-座艙側拍 在 四驅SUV繞錐穩定性測試 這個關卡,我們要做得就是用力通過這些錐,盡可能地不要撞錐,用最小的轉向幅度,維持最順暢的循跡性。 ▼ 四驅SUV繞錐測試(遠拍) 在這個關卡中,我們有開到M-Benz GLC、GLE、GLE Coupe、GLS等多款重量級巨型SUV。要開著體型如此巨大的車子,又要滿足上述用力、不撞錐、轉向小、順暢等條件著實不太容易。車身側傾不說,有時候不小心開太用力,車速太快,轉向不及,ESP 電子車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就會做動介入,在車身順著物理原理筆直撞錐時,煞住左後輪或右後輪,藉此讓車身得以有足夠的力道往方向盤的轉向方向移動;然在通過錐、轉過頭,方向盤無法轉回時,後輪會失去抓地力向外橫移,在此同時ESP會煞住右前輪或左前輪,藉此把方向導正,不讓車身滑移。 ▼ ESP說明影片 ▼ 四驅SUV繞錐測試(車頭側拍) 連續彎道過彎指導 結束繞錐測試之後,我們接著邁入賽道體驗型的關卡。首先,我們各自分配到一部性能車款,如最新發表AMG旁系C450、以及CLA 200、C200等車款,並在教練的指導下,學習以最流暢的入彎點/出彎點,以及最適當踩油門/煞車時機-在彎道上行駛。 雖然說這部分的練習取地於賽道,但像出彎、入彎的角度、時機,以及煞車油門的控制都可以應用在一般山路彎道。就算你不開快,學會正確或是最適當的彎道開法,也能幫助你在一般山路彎道開得順,油耗得少,維持相當程度的乘坐舒適性。 ▼ 連續彎道過彎指導 全程賽道帶跑 在熟悉初步的過彎技巧後,下一個關卡正是最熱血的全程賽道帶跑。由教練領頭,一隊5至7部車,依循教練的行駛路線及速度,完成90%以上的大鵬灣賽道(基於時間考量,最後的加速大直線並未納入)。 在這項關卡中,你可以真正地認試道賽車手這份工作的專業性,從遵循交通規則、時速的尋常駕駛,進階至追求速度、流暢度、安全性的賽道駕駛;除此之外,M-Benz在此關卡提供的多部車款(S-Class、C-Class、C450、CLA、CLA-Shooting Brake、E-Class、E63 AMG及SUV系列等等),更讓小編對M-Benz眾車款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全程賽道帶跑 在其中一趟的賽道帶跑中,小編有好幾個慢速彎都太晚踩煞車,車速不夠慢,導致轉向不足,車輛嚴重推頭。當這種情形發生時,ESP就會做動,讓車輛不會一直向外推去;此外,車上配備的PRE-SAFE®主動安全防護系統也同時感測到ESP嚴重做動,啟動PRE-SAFE® impulse安全帶緊縮系統,瞬間將安全帶繫緊(在影片中可聽見類似電動按摩器的聲音),讓小編被勒得有些喘不過氣,趕緊將車輛導正,期盼安全帶趕快放鬆,還我舒適的乘坐感。 ▼全程賽道帶跑(ESP作動+PRE-SAFE系統自動束緊安全帶) 在活動的尾聲,M-Benz以Taxi-Drive教練秀跑的方式,讓整場活動來到了最高潮。所有體驗者們紛紛坐上馬力強大C63 AMG、E63 AMG以及酷勁十足的AMG GT-由原廠專業教練群們擔任駕駛,親身感受專業級的賽車駕駛。 ▼ Taxi-Drive 教練駕駛 E 63 AMG 相較於單純的賽道體驗,M-Benz的智慧駕馭體驗營可以讓大家 認識到M-Benz最新穎的汽車科技,體驗四驅SUV的實用之處,整天的活動綜合可來可說是相當地多元緊湊,而且在活動的途中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或困難,眾位原廠教練及身旁的專業翻譯人員都會細心地幫你解答,讓你可以毫無顧慮地體驗每一項活動,大量地吸收各種專業相關知識,在活動結束之後拖著疲勞的身體「滿載而歸」。 MercedesBenz品牌新聞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149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