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汽車、機車、試駕、車展|MSN 汽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1496

開大馬力後驅車愛珠以,從不同驅動型式探討操駕特性及失控原因,教你怎樣克服失控魔咒!

$
0
0
isCar! 如果要說最近高注目度的車禍事件,洗車店員工駕駛客人BMW M4失控撞車的案例,應該可以在狂新聞佔上一位!動力強悍、操控厲害的性能跑車人人愛,但是否能操之在我的控制,那又是另一回事!為此我們特別來探討,如果是初次駕駛大馬力性能車,應該要怎麼駕駛才最安全?或是當車輛失控了,要如何救車才不會發生憾事? 能夠開著高性能車馳騁,體驗速度帶來的感官刺激,這絕對是人生一大樂事!但是因為這類車輛的動力輸出較強,一些較少接觸大動力車款的人來說,或是很有可能因為操作不當,或是因為車輛極限較高,過度激烈操駕而不自知,造成失控或一些損傷與憾事,我們才會常在電視新聞上看到一些超跑或高性能車的錯誤操駕造成的車禍事件。 現在許多車輛皆已把電子循跡系統列為標準配備,這個主要是透過煞車以及動力的控制,當車輛出現滑移或危險的動態,多半會先以控制煞車的方式降低速度,接著再透過調整節氣門開度而抑制動力, 達到避免車輛失控的電子系統,的確可以有效減少事故的發生,所以若初次駕駛高性能大馬力車款,開啟循跡系統是避免失控的不二法門。 ★從驅動型式分析車輛動態+失控救車教學 FF前(中)置引擎、前輪驅動 嚴格來說,這類車禍意外的發生,很大的比例原因是對於車性不熟悉,除了動力過猛不習慣,驅動特性自然也是重點!放眼市面上多數車款的驅動設計,多半以前置引擎、前輪驅動的方式居多,這種可以節省額外的驅動配件(例如:中央傳動軸、差速器等)的驅動型式,可以有效節省造車成本,不過也因多數重量都集中在前方的關係,前輪負荷自然較大,因此這類FF驅動車款的動力,即便透過加大輪胎、追加LSD的方式,約莫300~350hp間就已到達極限。 以前輪驅動車的操控動態來說,如果超過前輪抓地力負荷,多半會以轉向不足也就是俗稱的「推頭」,這時就以放開油門或是以細膩控制煞車的方式,減少前輪負擔來達到減輕推頭情形,除非速度過快或是緊急亂打方向盤,一般來說鮮少出現車尾滑出的轉向過度狀況。 FR前置引擎、後輪驅動 後輪驅動的設定,多半是以引擎在前、驅動力量在後的FR配置,由於前輪少了驅動力量,所以對於前輪的負擔自然比較少且極限較FF高,不同於FF加速時因重心後移,造成前輪打滑而抓地力喪失的情形,FR後驅則可藉著重心後移,而讓後輪獲得更佳的下壓力及貼地性,造就出更靈活滑溜的操控動態,對應動力約莫500~550hp左右。 (圖為MR 488GTB) 不過畢竟輪胎抓地力仍有一定極限,過度鼓催或是錯誤操駕,後輪驅動的車輛會出現有別於FF的轉向過度(即是俗稱的甩尾),多數習慣前驅駕駛對於後輪偏甩不習慣,這時若因驚恐而胡亂修正轉向或操作,反而造成更嚴重失控及事故!一般來說後驅車後輪出現滑移,若非嚴重偏滑的話,只需略微減少油門開度、讓重心稍微往前,就可讓後輪恢復正常狀態,但切勿突然猛放油門,這時後輪反而會因失去下壓力而滑移失控。 若是後輪出現大幅偏擺的話,這時除了同樣得略收油門讓後輪恢復抓地力之外,也必須透過「仍有抓地力」的前輪將車身拉回,至於拉回方法則是利用反打方向盤的方式修正,不過反修方向盤的多寡與幅度,必須端看及感受車尾偏滑的幅度,再進行適度的修正才能將車身恢復穩定,胡亂反打操作反而會破壞前輪抓地力、造成更嚴重的失控,所以若真的沒有把握,就直接煞車踩到底就對了! 4WD前(中/後)置引擎、四輪驅動 四輪驅動的誕生,主要是為了獲取更佳的抓地性能,像是在沙地或雪地行駛,四輪驅動車款的適應力比「二驅」車款更高,藉著四輪同時都有驅動力的設定,可以對應更強大的動力,同時也在加油出彎的時候,因為動力分配較為平均,所以不至於出現打滑空轉,可以加諸更多油門驅策,以更高速狀態加速出彎。 由於四輪傳動車款的抓地力強,所以操控極限也高,自然比前驅或後驅車款更不容易出現失控的情形,不過若在過度極限操駕,依舊仍會失控,但這時就得看車輛的四驅比例設定來看,如果較偏後驅的設定,當車輛接近極限的時後,就會出現像是後輪大幅偏擺的動態,這時就得以後驅車救車的方式,像是控制油門或反打方向盤的方法,來穩定即將失控的動態,若是驅動比例較偏前驅的設置,就可以減少油門開度的方式進行控制。 參加原廠駕訓營、增強車輛駕駛技巧 按照現行國內環境,能夠教導失控救車的單位,其實選擇並不多,僅能透過比較有經驗的朋友,或是賽車車隊所舉辦的賽道日來從中學習,不過其實最安全且又有保障的選擇,其實是原廠舉辦的駕駛訓練營,在安全且由專業教練安排的測試關卡,從入門、中階甚至高階層面的逐步教學。 這些原廠所舉辦的駕駛訓練營,雖然費用有些高昂,但卻可以在真正專業的外國教練指導,從最基礎的坐姿、操駕介面的調整,到賽道路線選擇、煞車及油門與轉向的控制,學習到更深入且全面的駕駛技巧與知識,同時更可一口氣開到平時難以接觸的車款,其實算是物超所值的選擇。 目前國內官方舉辦的駕駛訓練營,主要仍是以進口車商居多(去年國產品牌僅有Mitsubishi舉辦),不過若想提升自我駕駛技能,進而讓在車輛失控時,可以迅速有效的控制車輛、降低可能發生事故的風險,實在是個相當值得投資的選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149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