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強隊Williams已經落魄太久,久到新車迷根本無法想像該隊從前有多麼顯赫。去年換用Mercedes引擎後,戰力大幅回春;但若說要重新登頂,恐怕還沒那麼容易。從加拿大站到奧地利站,Williams連續兩場登上頒獎台、打破今年開季以來由Mercedes和Ferrari壟斷的局面;英國站一起跑,兩部Williams竟然衝到頭排的Mercedes前面去,直到20圈後才完全失去領先優勢──強如Mercedes也只能靠休停策略方可扳回。Mercedes領隊Toto Wolff去年曾說他們最大的對手就是使用同款引擎的客戶Williams,這話真的有譜了? Williams上一次勝場是2012年西班牙站的Maldonado,再上一次就到2004年了...... 客戶車隊的得失 Williams上一段的榮景是2000~2005年被BMW納入麾下的時代,之後歷經付費客戶的Cosworth、Toyota、甚至曾於1989~1997年合作拿過五次冠軍的Renault引擎,一概沒有起色,2013年更以個位數的積分而在所有得分隊伍裡吊車尾,讓曾經目睹該隊歷史榮景的不禁感嘆,他們上一次拿冠軍已經是1997年的事了,車隊創始人「輪椅戰將」Frank Williams普受業界敬重(還獲英國封為勳爵),如今也普受惋惜。 1986年的一次交通事故,令Williams脊椎骨折,從此癱瘓、須與輪椅為伍。 近來Williams本人逐漸淡出車隊行政事務(但仍然站站到場)、由他的女兒Claire主理領隊職位。去年換用當今F1賽壇最強引擎Mercedes,不但八度登上頒獎台,還有一次包辦頭排起跑,年終名列車隊季軍,大幅擺脫之前的窘境,今年又有將近半場領先Mercedes本隊的紀錄,但由於去年的Red Bull和今年的Ferrari,使得Williams在錦標榜上尚未能到達直接追至Mercedes身後的程度。 Williams為了集資,於2011年將車隊股票上市(圖中最高者為時任該隊董事、現任Mercedes領隊的Wolff)。 不過,身為現役車隊的引擎客戶,先天在賽車性能的完成度上就不如一條鞭的本隊(近來唯一的例外就是2010~2013的Renault客戶Red Bull),這也是Jenson Button認為McLaren揮別Mercedes、換用Honda(1986~1987年曾與本文主角Williams合作封王)的原因,畢竟當「二奶」是沒有前途的,儘管可能靠著好引擎而拿到好成績,但理論上最高也只能拿下世界亞軍(雖然這位置也是當前的McLaren-Honda無法想望的)。 2012年Williams度過70大壽。他是目前F1唯一以姓氏掛名創立車隊且仍主事者。 錢要花在刀口上 客戶車隊比廠隊多了引擎使用費這項賽車身上最大的元件開支,可供車身研發以及車手延攬的預算當然就遭到排擠,因此賽車性能的提昇也有限,這時就希望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或省下)更多的錢。這兩年我們看到Valtteri Bottas在Williams的發光發熱、甚至是該隊回春的主要得分手,但以他們當前的狀況來說,反正再好的車手也沒法替車隊拿下冠軍,因此不如利用這點來做些更務實的「交易」。 英國站是Williams的主場,一起跑竟然雙雙超過引擎供應商Mercedes本隊,只可惜後繼無力。 先前傳聞Ferrari開價400萬歐元想買斷Bottas未來的合約,但Williams希望抬至1,500萬歐元以上(這顯現一個態度:Williams認為Bottas這樣優秀的車手也是可以賣的),雖然這個數字當時被Ferrari領隊Maurizio Arrivabene否決,但隨著後者日漸質疑Kimi Raikkonen的戰力,Ferrari的籌碼空間恐怕也會愈來愈小(如今甚至傳出兩隊已以1,500萬歐元成交)。有了這筆錢,Williams便能有更多的經費強化賽車,至於頂級車手?等他們有能力提供冠軍賽車的時候再來考慮都不遲。 Williams賽車的速度是有了,但溼地性能和休停策略仍須加強,否則只會重演在英國站被逆轉的狀況。 創隊40年,Williams歷經大起大落,什麼順境逆境都遇過了,他們應該瞭解什麼時機該做什麼事,好高騖遠只會招來挫敗,在任何環境都要有能相應調整的求生術。身為老車迷,期待將來能再看到這支目前F1第三資深的車隊(前兩名是Ferrari和McLaren)重返榮耀。王以平 Bottas會否取代同胞前輩Raikkonen?這是明年車手市場大搬風的核心關鍵變數 如何禁止「假休停」? 英國站,Mercedes一起跑就雙雙被Williams搶下1-2位置、而且難以超越(畢竟引擎相同),在這樣的局面下,Mercedes要想反超,只能在休停時機上動腦筋。第14圈,Mercedes工作人員出現在休停位置準備換胎,但卻虛晃一招又進去了,他們的車子實際上在五圈後才進站休停。 賽後Mercedes領隊Toto Wolff承認那次的虛晃一招確實是假動作:想騙Williams為怕被反超而提前進站、藉此打亂該隊的戰術部署,只是這招沒有奏效、Williams沒有中計。根據Mercedes內部透露,當時Wolff收到他在Williams擔任試車手的妻子Susie傳來簡訊:「你們以為這招能唬到我們,哈、哈、哈!」(這對夫妻是不是雙面諜啊) 不僅工作人員會執行假休停,甚至還有車手會在休停站入口假裝要進站、騙得後方對手真進站的例子。 根據FIA規定,工作人員只有在準備為賽車換胎時才能進入休停位置,否則基於安全理由是禁止的,Williams技術長Pat Symonds表示:「如果這不是一次真的休停,那我覺得讓工作人員進入休停位置是違規的,我們不會被擾亂。」雖說禁止,但Mercedes並未受罰,事實上,這種假休停的欺敵戰術在以往的F1比賽屢見不鮮,爭冠車隊常用這招來相互擾亂。 FIA技術總監Charlie Whiting重申假休停是禁止的,但他也承認這很難證明是否蓄意違規。車隊在技術上可以這樣操作:工作人員準備休停就緒後,車隊又決定當下暫緩進行休停,所以工作人員撤回(尤其遇到雨要下不下的時候,休停決策最混亂),FIA總不能禁止車隊修改戰術吧?是故,雖然可以宣導車隊不准假休停,但很難罪證確鑿地開罰,而且假動作本來就是許多運動都會採用的戰術,禁止它,不就又少了一項鬥智的樂趣嗎? 今年沒有德國站 若依以往,本期將近截稿時,F1應該正在舉辦德國站(匈牙利站之前),但是今年並沒有(讓我不必掙扎這站賽況應該放在本期還是下期)──從你知道F1以來,應該就知道德國站的份量,這樣的賽站也可以取消?當然,這其實在開季時就已經決定,只是當時我沒有篇幅來討論這件事──這值得討論,因為它也是F1最「古老」的賽站之一。 「F1二年」的1951年就有德國站,歷經紐柏林、AVUS、霍肯亥姆三座場地,在20世紀時只有1955和1960兩年停辦;而於德國車手Michael Schumacher在Ferrari的全盛期間,德國境內甚至一年辦兩場(霍肯亥姆的德國站和紐柏林的歐洲站),但就像其他傳統歐洲賽站一樣有著財務隱憂。 自2006年起,霍肯亥姆和紐柏林協議以隔年輪流舉辦的模式繼續維持德國境內的F1賽站,從一年共兩次到兩年各一次,反映了德國F1票房的嚴重衰退,去年決賽票房甚至只有5.2萬人(Schumacher淡出後,即便有Sebastien Vettel也扶不起來),今年Vettel循同胞前輩的腳步加盟Ferrari,面對的竟是其祖國境內第三度停辦F1。 身在德國車隊Mercedes的德國車手Rosberg也無力擔起拯救德國站票房的大任。 主因是紐柏林賽道去年再度易主,新的俄羅斯老闆不願負擔承辦F1的開支,而且易主之後、原本的輪辦協議同時失效,因此今年本該輪到紐柏林的德國站就開了天窗。F1商業主席Bernie Ecclestone不願失去本站,但霍肯亥姆主張根據協議、他們今年沒有救火的義務。F1沒有德國站是件不得了的事,但霍肯亥姆已確認明年會繼續舉辦(也該輪到他們,明年門票已於今年4月開賣),那後年呢?少了紐柏林的分攤,霍肯亥姆是否有財力恢復以往的年年主辦?值得繼續觀察。 法國小將不敵死神 去年在日本站的颱風大雨中,Marussia的Jules Bianchi打滑衝出跑道、撞上場邊正在處理事故車的工作吊車,他當場頭部嚴重創傷、失去意識,在賽場附近的醫院進行緊急手術後、家屬將他接回法國的醫院繼續觀察,他的大腦受到擴散性軸索損傷,這是在撞擊下的一種中樞神經拉傷,儘管沒有當場死亡,但也非常不樂觀。 過了九個月,Bianchi仍未甦醒,結果在今年7月18日過世、得年25歲。自1994年Ayrton Senna亡故後,F1不曾出現因比賽事故而死亡的車手,這個紀錄高掛20年後(也是F1史上最長)被打破了。 在此之前,2012年同屬Marussia的試車手Maria de Vilotta在一次試車結束時不慎正面撞擊車隊拖車尾部的升降板,右顱骨粉碎、並失去右眼,手術後保住性命、且經過顱部重建,康復後結了婚、還出了書,仍於2013年10月11日在睡夢中過世、得年33歲,法醫鑑定死因是事故當時造成的神經創傷後遺症所致,她是Senna之後第一位因賽車事故死亡的F1車手,只是並非在正式比賽中?p>>Bianchi成為F1最近20年來第一位因比賽事故而死亡的車手,這次又能給業界什麼教訓?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每次有車手事故死亡,都會引起F1在賽車安全性上的大幅革新。去年經過Bianchi的事故,F1開始認真檢討是否還要維持方程式賽車開放式座艙的「傳統」(畢竟前文三個例子都是直接撞到頭部),FIA邀集專家朝F1加裝護架甚或艙蓋的方向研究,目前仍未定案。Bianchi出身Ferrari青年車手計畫,借調予搭載Ferrari引擎的Marussia車隊累積經驗,去年摩納哥站為該隊拿下創立至今五年唯一的一次積分,是該隊今年能靠著成績分紅繼續參賽的最大功臣。 成為短暫劃過F1的一道流星,且讓我們為他祈求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