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汽車、機車、試駕、車展|MSN 汽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1496

Mazda CX-3 SKY-D日本試駕 ─ 這樣其實剛剛好!

$
0
0
isCar! 台灣馬自達自2014年成立以來,便更積極地強化台灣市場的布局,其中又以引進全新世代Mazda3最為成功,以日本原裝進口身分搭著國產車價,創造銷售佳績;而在2015年底台灣馬自達還將引進全新小型跨界休旅車CX-3,並在12月初於日本九州舉辦台灣媒體試駕活動。 在2014年底問世,2015年開始販售的CX-3,是基於Mazda2的平台開發而來之B-Segment跨界休旅車,具有前輪驅動與四輪驅動兩種驅動形式,台灣初期將以前輪驅動為主,並搭配1.5升SKYACTIV-D柴油引擎,屆時在台販售的CX-3將會是台灣市場中排氣量最小的柴油車型。 近年來,Mazda新世代車型的造型廣受好評,以「魂動」為出發點的設計語彙,讓Mazda的新車在擁有共同特徵下,仍可以依不同級距、定位展現各自特色,Mazda原廠設計團隊的精湛功力可見一斑,而這樣的良好基因自然延續至CX-3上。 基本上近期Mazda所推出的新車,在造型上大致都是師法Shinari Concept等概念車,具備長車頭、緊緻車室、大胎圈組與短前後懸等元素,將它們揉合在CX-3上,勾勒出呼應Mazda品牌形象與討喜的外型,在還未看見實車之前,所會覺得短短地車尾與後保桿搭配長車頭,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不協調感,但實際上看見實車後,卻會發現其實它外形上的每個線條都設計得恰到好處,不會有多餘的綴飾,同時短捷的車尾搭配大型外擴視輪拱,更是讓它充滿力量感;而在試駕活動的晚宴中,CX-3總設計師松田陽一先生也表示在必須依循家族設計語彙,以及保留獨有之水箱護罩造型下,重新設計出一輛可以帶給消費者新意,並比例完美的車十分困難,但CX-3顯然詮釋得很好,而他對CX-3造型最滿意的地方就是整體地比例,既協調又動感。而CX-3外型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在D柱的部分採黑色漆面處理,讓車頂有如懸浮在空中的樣子,增加些許的飄逸感,也是時下相當流行的設計手法。 台灣引進車款將搭配圖片下方的18吋多輻式輪圈,上方16吋輪圈則是本次試駕所配置。 進到座艙中,CX-3基本陳設與Mazda2相仿,同樣延續著Mazda家族一貫的風格,採非完全對稱的中控台設計,而且除了中段的三環旋鈕式恆溫空調介面,其他包括:音響、衛星導航、通訊、車輛設定等功能都整合於MZD Connect人機智慧資訊整合系統,並藉由設置在中央鞍座、排檔座後方的旋鈕介面操作,以及以7吋液晶螢幕負責顯示各項功能,另外,台灣引進車型預計也會搭載Active Driving Display 駕駛資訊顯示幕〈也就是抬頭顯示器〉,可將行車資訊投射於此,讓駕駛者可平視前方路況的同時掌握行車資訊。 包括:Active Driving Display 駕駛資訊顯示幕、SCBS-F 前行煞車輔助系統、BSM 盲點偵測系統附後車警示功能+ 盲點偵測功能、換檔撥片,都會是台灣引進車型標準配備。 除了空調外,其他包括:音響、衛星導航、通訊、車輛設定等功能都整合於MZD Connect人機智慧資訊整合系統中,使得中控台顯得特別簡潔清爽。 而整合各項功能的MZD Connect人機智慧資訊整合系統,使用上十分容易上手,即便我們在日本使用的是日文介面,基本的操作仍不成問題,不太會受到語文介面影響,而依據過去在台灣使用中文介面的經驗,操作上則更為容易,無怪乎Mazda敢將多數傳統功能按鈕直接省去,僅使用主旋鈕搭配幾個快捷鍵來操作。 CX-3乘坐空間不算特別大,僅能說剛好夠用,座椅椅面稍短,略會影響腿部支撐。而引進台灣車型座椅應會以皮革包覆。 除了簡潔好用的操作介面,老實說CX-3的車內空間並不算大,當兩個壯碩的大男人分別坐進前座時,會發現兩人靠得有點近〈當然如果是情侶,應該就會比較喜歡此狀況〉,反應出它的橫向空間,調整好前座位置後,轉到後座試試,以身高171cm的成員乘座,膝部空間大概有四指的距離,但換成185cm的高個兒就會有點侷促,頭部空間因採高頂化設計,表現較好;行李廂容積部分,台灣引進車型提供264L基本容量,透過後座4/6分離翻倒椅背後,可擴充到1174L,雖不算太大,但其實也已經夠用,唯行李廂開口下緣離地高度較高,略會影響到行李取放的便利性。 CX-3的行李廂空間介於B-Segement與C-Segement掀背車之間。 CX-3的空間表現雖不時特別突出,但回歸實際面,依照當前多數人的用車習慣,車內大多有著許多閒置空間,換句話說,你根本用不到這麼多空間,想要更大、更多往往只是備而不用的心理因素作祟,就像硬碟裡存了很多影片,想說以後有時間再看,但實際上直到硬碟壞了,你還是沒把那些影片看完一樣,而Mazda近期所推出的新車都不特別強調大空間,自上一代Mazda2提出所謂〝凝縮〞的概念,抓出一個適當比例,剛好夠用就好,CX-3同樣也是如此,在經過一天半的試駕相處後,覺得其實這樣的空間,夠了! 而本次試駕CX-3的一大要點,就是它所搭載1.5升SKYACTIV-D柴油引擎,實際排氣量為1499c.c.,可輸出105ps/4000最大馬力,以及達27.5kgm/1600~2500rpm峰值扭力,搭配6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就如同文前提到,屆時CX-3柴油車型引進台灣後,就會是市場上排氣量最小的柴油車型,而且台灣馬自達表示:台灣即將販售的車型,送測平均油耗可達22.2km/L,節能表現相當亮眼。 實際體驗它的動能表現,在兩天的試駕行程中,試駕路線主要圍繞於熊本縣阿蘇火山周邊山路,在蜿蜒起伏的道路上,自1600rpm即輸出的峰值扭力,讓它跑起來十分輕快,除非是再加速超車,瞬間需要拉高轉速時的動力銜接會有大概半秒空窗,其他時候都有充沛動力可驅策;更重要的是,即使我們這回試駕的車輛都是採右駕設定,但是在上路後除了撥方向燈桿偶爾還是會搞錯外,它真是輛非常好上手的一輛車,開起來幾乎不需要太多時間去適應,在很短的距離內就可以抓到它的動態節奏,硬朗中帶著Q度的懸吊設定與剛性足夠地車體結構,路感相當清晰,而且我們在試駕活動中分配到的車型是日本當地的入門款,僅配置16吋胎圈組,在動態表現上就已經在水準之上,未來台灣引進車型還將配上18吋的胎圈組,據試駕到搭配18吋胎圈阻車型的同行媒體表示:整體過彎能力更好,難怪台灣馬自達要把它定位為跨界跑旅,它在動態表現上的確有高度跑格。 全新的CX-3將預計在12月26日展開的台北車展中正式在台發表,初期僅有一個車型規格,目前預售價為101萬,屆時正式發表後的建議售價可望可以壓在百萬以內,對於此預售價已有一些認為偏高的聲音出現,但台灣馬自達表示:這將是頂規車型的價格,配備會較為齊全,而且面對相近對手,處於居中位置,應該還算是可讓多數人接受。 至於未來是否還會有其他動力車型?基本上除了1.5升柴油動力可能增加較低階車型外,應還會有2.0升的汽油車型擔任入門角色,但關於這方面台灣馬自達不敢完全說死,因為目前Mazda原廠產能持續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況,原廠為來能夠給多少配額、給予幾款車型都還是未知數,但若Mazda原廠產能跟得上,也願意給台灣更多配額,台灣馬自達自然就會有比較大的產品建構空間。 最後,在經過於日本試駕後,CX-3各方面表現大致上都算讓人滿意,而且對我來說都設定的剛剛好,好開、好操作,讓人可以輕鬆地駕馭它,至於較為清晰的路感反應,未來在台灣面對糟糕地路面品質是否會影響到整體舒適性,就有待未來在台灣才可測試體驗了。 Mazda新車 Mazda試車報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1496

Trending Articles